Telegram因其加密特性和隐私设计,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活动,形成所谓的"暗格"(即隐蔽的犯罪空间)。以下是核心事实:
一、非法活动的主要形式
1. 数据黑市交易
平台上存在大量贩卖个人信息的频道,包括户籍、手机号、住址、金融数据等,部分数据库涉及数亿条记录,价格低廉(如30美元售卖93万条学生信息)^^。
通过"社工机器人"等工具,可快速查询个人敏感信息,加剧信息泄露风险^^。
2. 跨境犯罪温床
东南亚犯罪集团依托Telegram建立地下市场(如"Fully Light Guarantee"),从事洗钱、加密货币非法交易、跨境等活动,用户规模超35万^^。
深度伪造(Deepfake)犯罪激增,2024年相关讨论量增长超600%,用于诈骗、伪造身份^^。
3. 恐怖主义与极端行为
恐怖组织(如"国")曾利用其加密频道策划袭击、散布极端内容,"阅后即焚"功能便于销毁证据^^。
香港暴力事件中,Telegram群组被用于实时通报警方动态、组织破坏行动,形成"去中心化"犯罪网络^^。
二、平台的技术隐患与监管变化
1. 加密技术存在误导性
端到端加密仅限手动开启的"秘密聊天",默认群聊和频道数据仍存储于服务器,平台可访问^^。
2020年因联系人导入漏洞,数百万用户电话信息遭泄露并流入暗网^^。
2. 政策妥协与数据共享
2024年创始人杜罗夫被捕后,Telegram修改隐私政策,开始配合美国提供涉恐、诈骗等犯罪者的IP及电话号码,全年满足900项执法请求^^。
俄罗斯曾封锁Telegram,后其承诺向安全部门提供涉恐用户数据(不含聊天内容)^^。
三、用户风险与应对
个人隐私威胁:犯罪团伙通过"开盒"(人肉搜索)在Telegram贩卖户籍信息,受害者遭遇骚扰、恶意诽谤^^。
工具滥用警示:国内警方多次提醒,密聊软件(如Telegram、纸飞机)被用于销毁犯罪证据,需警惕未成年人安装^^。
综上,Telegram的加密特性使其成为暗网活动的关键载体,但近年监管压力已迫使其部分妥协。用户需警惕非法群组,避免参与或泄露个人信息。
tags标签:tg下载(21)纸飞机下载(8)纸飞机TG中文版(5)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hmjhyl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